



地名来历。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街道奉集堡村,出沈阳东南30公里。现在是沈阳市塔山畜牧场(塔山社区)所在地。


历史地图上的奉集堡

1931年地图上奉集堡
相传,很久以前,有只凤落到此地,便用凤的谐音取名奉集,当地素有“先有奉集,后有沈阳”之说。




奉集堡遗址夯土墙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奉集县(今奉集堡)为唐时勃海国设置。元朝时废。明朝为奉集堡。设铁坊百户所,驻守官军139名,原有土城周围4里,正南一门。
古城围墙砌有许多又宽又厚的青砖,每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土城为辽金时代所建,至明代为加强防御能力,又用青砖加固。
据《清实录》载:1621年(清天命六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率清兵三千骑攻打守城明军,明将李秉诚率兵顽强抵抗,达二月有余不陷,至辽阳被清军攻陷后方降。
奉集堡村历史悠久,1976年在奉集堡西发现一汉墓碑,唐时曾建有古刹保宁寺。

图源:网络
奉集堡遗址。《沈阳市文物普查名录汇编》记载,奉集堡遗址位于苏家屯区陈相屯镇奉集堡村西北角。该城址夯土城基明显,平面为方形,边长500米,墙外有与城墙平行的护城河。古城围墙里有许多大块青砖,经鉴定,土墙为辽金时期修筑,青砖是明代的。该城始建于辽金时期,明代沿用。201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市文物志》记载,奉集堡城址城址位于苏家屯区陈相屯乡奉集堡村西北角。现仍存有土墙残迹,夯土城基明显,为边长各500米的正方形古城。墙外有与城墙平行的护城河,现为养鱼池。古城围墙里砌有许多大块青砖,经鉴定,土墙为辽金时期修筑,而青砖是明代的。
《盛京通志》载:古奉集县今城东南四十五里,有土城周围四里,名奉集堡即其地也。奉集堡在辽代置集州领奉集县,金代改属贵德州奉集县,元代废,明代置奉集堡。1621年(后金天命六年)被清太祖努尔哈赤征降。
奉集堡机场。伪满统治期间,日军在奉集堡村的西面兴建了一个军用机场和一个仓库,光复前美军B–29轰炸机群轰炸奉天时,这里的日军战机曾起飞进行过拦截,并在浑河罗士圈子上空展开空战。光复后,日军奉集堡机场指挥官林弥一郎率部及飞机全部投向民主联军,并以他们为教学骨干成立了东北航校,为我国培养出第一批飞行员。







塔山小学旧址
塔山小学。校址在沈阳市塔山畜牧场。塔山小学建于1908年,校名为奉集堡小学堂。建校时有高小1班,初小2班,均为复式教学,教员5名。校名先后改为:沈阳县南路三乡区立奉集堡高级小学校,区立奉集堡两级小学校。沈阳县立奉集堡两级小学校,沈阳县集义村国民(国民优级)学校、沈阳县陈相屯村奉集堡小学校。

解放后,奉集堡小学归陈相屯中心小学领导,1974年独立,更名为塔山小学。1985年10月,有14个教学班,学生556名,教职工30名,其中专任教师28名,中师、高中毕业学历的占75%。当时学校占地384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砖木结构,建于1963年,有教室14个。

塔山中学旧址
苏家屯区塔山中学建于1969年4月。学校初建时属于完全中学,有6个教学班,含初中4个班,高中2个班,教师16名。1981年取消高中班,另办一个职业班。1985年10月,学校有6个教学班,学生237名,27名教职工。当时学校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84平方米,砖木结构,建于1968年。
塔山小学和中学移交地方、撤并的时间,没有查到有关资料。



村委会

北沙河

北沙河公路桥

























北沙河新桥与老桥

北沙河老桥




















古城墙

北沙河



古城墙





北沙河

北沙河桥

北沙河

北沙河桥








版权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表。谢绝各类自媒体转载。欢迎在朋友圈和今日头条转发、关注,其它任何平台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并务必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文中的信息用于出版、发行等目的。
图文 | 陈鑫
图片 | 李学增老师
文字 | 陈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o.com/1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