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姓戚男孩小名字大全,戚姓男宝宝取名

戚天官,名戚杰(1545—1576),字世秀,号肖湖,小时候就有神童的美誉。他先后任新蔡知县、吏部主事及郎中。他英俊潇洒,才华出众,不谋私利,泽被乡梓。泗州城里曾有名为“天乡”的石碑坊及“戚吏部祠”,是他的纪念碑、纪念堂。春节,许多人家贴“天官赐福”年画,据说就是纪念他的。近来笔者访得十分珍贵的明朝刻本《戚氏宗谱》和《戚考功年谱》,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最年轻的进士,最优秀的县长

嘉靖四十三年秋,江南乡试揭晓,19岁的泗州青年戚杰中举。捷报传来,泗州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父母劝他完婚,他推辞说:“鹿鸣宴上方饮酒,金榜题名才娶妻。会试临近,不能分心,我要全力去拼搏一下。”毅然地踏上征程。次年春天,天下英才云集京城,展开了又一轮激烈的角逐,最终有394人成为新科进士。许多人已年逾花甲,如同科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系第九次参加会试,已经60岁。戚杰年方弱冠,最年轻,一举成功,新闻传遍全国。得知他未婚,许多权贵以名利相诱,招他为婿,被他一口回绝。丞相得知他曾经坚守婚约,不抛弃病危的未婚妻花氏,为了赶考又一再推迟婚期,深受感动,连上奏章。皇帝得知后,特批假期,让他回乡完婚。戚进士奉旨完婚,成为传诵四方的佳话。

婚后,他被任命为新蔡知县。新蔡位于河南与安徽交界处,史称“繁、难”,即政务纷繁,民俗刁悍,案件频发。一到新蔡,他就书写“民之父母”匾额,高悬堂上。他清理冤案,铲除恶霸势力,减轻刑罚,缓征赋税,诚心爱民,优礼学校,吏畏民亲,衙门风气为之一新。有人把一包银子悄悄送到他家,他发现后准备退还,试探着对妻子赵氏说;“你看,这么一大堆银子,抵得上我多年俸禄,你可以拿去买名贵首饰,治办华彩丽服。”赵氏听了很生气,严辞道:“我自幼受父亲教诲,宁愿做清白吏妇,不当富贵官太太。”戚杰笑了,把银子退回,并书写廉政对联,以告诫官吏:

头上是青天,敢谓无知莫夜;眼前皆赤子,须教有脚阳春。

刑罚当宽处须宽,草木亦上天生命;财用可省时即省,丝毫毕下民脂膏。

隆庆二年,他在新蔡推行“乡约”制度,聘请在乡官员为“约正”,以老成监生、秀才为委员,制定乡规民约,通过乡民受约、自约和互约来保障乡民的共同生活和共同进步,形成了一套以乡约、保甲、社学、社仓为整体性的乡治系统。为此,汝宁史知府特地请他到府衙介绍经验,并在全府推行新蔡做法。御史赵岩请他调查汝宁、南阳两府社会状况,他一个月便高质量地完成了。河道尚书朱公衡建议朝廷表彰他时赞道:“一盟不改,伟哉,周恭叔之风;三异呈祥,卓矣,鲁中牟之政。”

新蔡有些人依附望族,企图免去粮差。他对照标准,进行清查,既便像尚书曹亨、通议宋训等有权有势的人家也不能免除粮差。史知府赞许道:“清理粮差,势要不得滥免,诸凡便于民,弗便于官者。”此事迅速传开,震动很大。商城人刘邦柱等上书河南蒋巡抚,极力称赏新蔡戚知县,说他事事利民,希望能推广他的惠民措施。蒋巡抚也十分赞赏,上书朝廷,建议奖励戚知县,并下令在全省推广新蔡经验。一年多时间,他两次受到朝廷通令嘉奖,被誉为最优秀的知县。

隆庆三年,因政绩突出,他由知县直接调到吏部任职,担任稽勋司主事,成为天官。交接时,他详细地开列清单,不带走一丝一毫钱财。新蔡父老乡亲自发地赶来为他送行,流着泪挽留他;乡宦、秀才们也赶来了,以诗词相赠,依依惜别。夏秋之交到家时,口袋里只有区区二十两银子,有些乡亲不理解,问道:“你当了三年知县,怎么就这一点收获?”他笑而不答。

勤政过劳,英年早逝

在家稍作停留,即赴京上任。吏部有空缺,拟提拔戚杰,他推托说:“我到吏部才一个多月,陈惟直是我同年,比我年长,经验丰富,任此职比我合适。”上司称赞他有大志,不汲汲于功名。他工作勤恳谨慎,孜孜奉公,跑官送礼的人一律拒之门外。他从不为亲友谋私利。当时看护明祖陵的人称为署户,享有免去差役赋税等特权,州县准备增添一些署户,一些族人请他帮忙,他一口回绝。每次家书,他必定告诫家人不得干预州县事务,不要接待过往官员,不准接受贺礼。

万历二年正月,考核天下官员。戚杰在吏部值班,蔡生、京生二子同时患病。他生性慈爱,尤其喜爱京生。因工作繁忙,没空回家照料儿子。十多天后,京生夭折,他后悔万分,许多天吃不下去饭,脾胃大伤,急剧消瘦,面容苍白,见者无不惊骇。他请假休养,没获批准,抱病坚持工作。次年春天,考核京官,他殚精竭虑,秘密调查,至公且明。他决不承奉私情,如礼部马尚书为伊州父母官请封,不符合要求,坚决地拒绝了。兵部马尚书为其旧部说情,要求调到吏部文选司,他不同意。如果事情不公正,即便是顶头上司,他也会据理力争,决不屈从。此年考察选拔科道等官,分任两京,多由他裁定,号称得人。五月十六日,自吏部归来,因连日过度操劳,病情加剧,天明不能起床上朝,恰巧皇帝查朝,罚俸一个月。又请假,不准许。十二月,调考功司郎中,大书一联:

在朝言朝,在官言官,二天何得出诸口;知足常足,知止常止,四知每自儆于心。

万历四年正月,他派人给父母各送一套彩衣,并附书信一封,附诗一首

清时未敢独求安,况是于今行路难。抱病自怜淹岁月,此身那得不衣冠?归来拟醉三秋菊,静里还期九转丹。借问高堂悬念意,何如菽水共朝餐?

二月,病时轻时重,想请假告归,当时同事陈惟直先请假,徐一槚又请假,皇帝严厉斥责,于是不敢提请假事。郡、寺、州、县及杂流人员有数万人,罢免、降职、调动的不少于五千人。档案材料堆积如山,他夜以继日地翻阅这些资料,为保证公平,要分别加上精当的评语。为此,他费尽心机,气血大虚,走一段路便累得气喘吁吁,需要坐下来休息一会。九月,又奉旨对各省督学进行考核。他认为学政去留不可以不谨慎,于是竭力搜集各方面信息,广泛地了解各界的评价,按三个等第排列优劣,比平常劳心百倍。圣旨下,完全是按照戚杰评定结果颁布的。他累倒了,感到自己不行了,十月初三,伏着枕头,十分吃力地写了一封家书:

不肖男杰,受之主上、冢宰,图报效朝廷,始归泗上,为坚卧不出计,终父母余年耳。奈何中道遘疾弗瘳,饮食要人喂,起卧要人扶,我归必矣。不孝不忠,死有余罪!思之思之,命也命也!愿父母勿过毁伤,强饭自爱,依庇后人,儿可长瞑也。书到,三兄可速来州县,各取两个健步,昼夜兼程,勿辞。

这封绝笔信十五日才送达家中,而他已于初五深夜辞世了,年仅31岁。去世前,他叮嘱赵氏:“我死于官位上,没有什么遗憾的。儿子就交给你了,你为我好好教育他们。我视死如归,你不要过于悲伤。”当时大儿子11岁,次子9岁,三子在怀抱中,妻子又身怀六甲。同事闻讣无不震惊,殷正茂尚书亲自到府上吊唁,沉痛地说道:“可惜,可惜啊。朝廷不幸,失一贤臣;铨曹不幸,失一良佐;乡党不幸,失一正人君子,不只是你家门不幸啊。”朝廷派二百多名士兵、十台大轿及三十匹马护送他归葬故乡,沿途州县官员致祭的络绎不绝。

情系乡梓,美名流传

戚杰一生没有不良嗜好,惟爱购书读书,家中藏书过万卷。他情系乡梓,为家乡做了许多善事。早在他跟随张知州读书时,泗州大旱,年仅十五岁的他就规劝知州开仓发粮,救济百姓;又劝知州祷雨,久旱不雨的苍天竟然下起了大雨,虽然属于巧合,也可以从中看出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嘉靖四十五年春天,著名学者耿楚侗在明道书院讲学,寄赠《象山语录》一部,并发函邀请他到金陵会唔。泗州有传言说:“今年将发大水,淹没泗州城,戚进士已准备把家搬到南京去以躲避水灾。”听到此话,他很吃惊:“谣言从哪里传来的?怎把我当成口实?”于是他取消了南行计划。五月,果然淮水暴涨,州城进水,居民多外出避难。知州戴莲宇向他征求对策,他说:“淮、湖交相外溢,是出海口堵塞不畅造成的,人力无可奈何。现在只能坚固城基,派人守候城墙,见倒就修,不让水从缺口灌进城区。”听说寿州城破了,他亲自出马,召集了许多船只停泊在泗州城下,以备急用。家中准备好木筏子,昼夜巡防。十多日后,水势减退,泗州城得以保全。因为许多农田被淹,灾情严重,他代戴知州写了一份奏章,请求免除赋税,不久圣旨下达,免泗州一年钱粮,百姓感激涕零。

到吏部任职后,手握官员任免升降大权,巴结的人挤破门,他决不徇私情,但是对家乡还是念念不忘的。隆庆五年,蔡应杨任江北巡按御史,临行前对他说:“我要到你家乡巡视,有没有亲戚要照顾的?”他说:“不需要,不过泗州屡遭水患,城墙急需要修补加固。”蔡巡按笑了:“你放心吧,这是公事,在我责权之内。”此年,泗州城得到全面修整。万历四年,病中坚守岗位的戚杰惦记泗州防洪事务。他听说许鳌将到泗州巡视,特地嘱托二件事:一是修筑防洪大堤,二是修建尊经阁,为青年人提供一个读书地方。他还写了《建尊经阁记》,后来州守把此文勒之于石。许鳌将戚杰修堤事托付给按院邵陛,邵陛命杨化、陈永直等地方官督修泗州城外石堤,堤长一千四百二十七丈,高九尺多,宽一丈。又建水闸于香花门和南门外,以泄城内、堤内积水。这就是有名的邵公堤。后来家乡人民才得知,幕后的功臣是戚天官,都十分感动。为缅怀他的功德,家乡人民曾在泗州城设牌坊、祠堂纪念他。许多故事不胫而走,如《戚天官凿井嫁女》、《戚天官巧改圣旨救灾民》等等一直流传到今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o.com/2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