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鬼谷子四个弟子下山之时,他把一本名为《黄帝阴符经》的书卷,悄悄授予苏秦,嘱咐他回家之后,务必潜心研究,悟透其中奥秘之后,再离家出游,去创造一番事业。
苏秦得到这本书,日夜发奋攻读,为了领悟其中奥义,把头发用绳子悬在屋顶的大梁上,这样只要一打盹,辫子就会猛扯一下他的头部,让苏秦顿时清醒过来。后来他又找来一把锥子,一懈怠就用锥子扎入自己的屁股,导致衣服整日鲜血淋漓。这就是《悬梁刺股》这个成语的由来。
苏秦熟读《黄帝阴符经》以后,感觉可以运用于实际当中了,就下山开始谋取功名,他仅凭一己之力,摇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战国七雄中的六个国家联合起来,他一人身上佩戴六个国家的丞相大印,可以随意调动六国军队,对抗了秦国达十五年之久,纵观古今中外,再也没有出现过能力如此高超的外交家、军事家。
前几天解读了《阴符经》的上篇和中篇,今天翻译一下下篇。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愚,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推而变化顺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下篇白话文解析:
瞽者善听,
眼睛失明的人,耳朵却善于倾听外界各种声音,并且根据声音音调变化准确判断外界事物发展。
聋者善视。
耳朵失聪的聋哑人,善于用眼睛观察这个世界,因为没有声音同步打扰,他们对看到的事物往往会有独到的见解。而我们普通人,见明不见暗,见近不见远。经常被事物的各种伪装表象所迷惑。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当我们阻塞了感官系统的一个通道,没被阻塞的感官就会增加十倍以上的能力,如果有人能做到封闭某个感官功能,三天三夜专心致志的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就能胜过上万个人同时用功去攻克这个难题,一人的智力胜过万人。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我们的心之所以产生各种欲望和想法,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某些事物,才会发生这些心理变化。而我们对某些事物丧失了兴趣,甚至视而不见,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某些事情的结果,才会放下原来的执着,产生新的想法。而这一切变化,都起源于我们的眼睛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外在变化,不同时期所产生的理解。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我们并没有注意上天赐予我们的恩典,但是却无时不刻不在享受上天的恩赐,阳光、空气、食物、水,这些平时我们不在意的东西,都是上天赐予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缺一不可。天地似乎没有做什么,却又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必要条件。
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迅猛的雷电,和狂暴的飓风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会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自然之道本就是这样,不断重新洗牌,优胜劣汰,去除虚弱的,让优良基因保留下来继续繁衍推进。
至乐性愚,
人不能贪图安乐,当你快乐到得意忘形的时候,就会变得极度愚蠢,所谓乐极生悲,就是说快乐过后,紧跟着就会发生悲哀的事情,让你毫无防备。
至静性廉。
内心越是安静的人,越能清醒的洞察外界的风云变幻,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欲望羁绊,能够专心的应对变化,及时调整自身。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天道循环往复地运行,不断变换四季,周而复始,从来不会为谁停歇,似乎是只顾自己前进。而天道赐予世界上每一个生物必要的的生存需求,阳光,空气,雨露,微风,这些都公平的洒向万物,从来没有选择性的单独投放给谁。
禽之制在气。
生存养生之道,关键在于养气,和调整气息,找对了方法,才能健康长寿。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现在活着的生物,都是在朝着死亡的方向行进,无一例外。已经死去的了的,却又创造了新生,二者不停流转。所以说,生,是死的根源,死,又是生的根源。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你认为害了你的人,其实是你最大的恩人,他必然会让你有所领悟,让你吸取经验变得成熟。而你所谓的恩人,贵人,其实最终都会害了你,他们的帮助,赠与,让你变得懈怠、贪婪,不思进取,最终走向失败。例如教育孩子,对孩子严加管教的父母,虽然当下让孩子感受了肌肤之痛,却能把子女教育成栋梁之材。而宠幸溺爱孩子的老人,却不知不觉毁掉了子女的前程,因为社会,不会对谁的孩子百般包容。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大多数人都是愚蠢的,他们自以为从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书籍中学到了天文地理的知识,便以为学有所成,很了不起了。而我认为,天文地理,也已经随着时间的推演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对其运用的把握,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应该做的是融会贯通典籍中的哲学道理,活学活用,而不是死板的套用具体的事物。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
自作聪明的人,以阴险狡诈的诡谲心计当作自己的才智,行为以此为 准则。为达目的,做事不择手段。而我,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态度笑对人生,成败得失自有命数,不必强争。该是你的东西谁都带不走。
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别人费尽心机,以争夺领导地位作为奋斗目标,而我以隐藏自己作为目标,暗地去出谋划策,做事情的幕后推手才是圣明之举。因为我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冲在最前面的人,最终都做了垫脚石和炮灰。自己把自己沉入水中,自己义无反顾扑向火里,那不是死路一条吗。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大自然在无人觉察的静谧之中,创造孕育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所以说,道生发的第一要领就是静。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推而变化顺矣。
天地之间各自的大道互相浸润,所以产生了阴阳两极这个概念,来区别事物的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互相结合推演,又发生了各种变化,一切似乎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洞察到了事情本质的圣人,知道大自然的变化之道是不可以违背的,所以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然后基于自然规律,制定了应对时令的二十四节气,超越了一切其他的天文历法,以此作为指导,顺应节气变化而进行农耕渔猎。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
后来又有圣人,依据前人的典籍,创造了更为精确奇妙的预测推演方法,这些方法又发展成了千变万化的占卜之术。再后来,就又产生了易经,以八卦为基础作为事物基础,又以六十甲子作为时间基础,来推演天文地理,万事万物的变化之道,其中的奥秘,如同鬼神赋予人类先知的力量。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阴阳互相牵制,互相影响所发生的所有变化,就明明白白地展现在六十四卦的天垂之象当中,能不能看明白,就在于你的悟性了。有些事情,是无法用语言完整表述出来的。只能意会,用卦象展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o.com/2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