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阎想给小孩起名字?我姓阎想给小孩起名字怎么取?

崞州朝元观,居旧州城崞阳西南八十里之卫村。昔时观内殿坛壮观,古风浓郁,是一座雁门关内外道俗景仰的玄门道场。据碑载,该道观始建于元初,由卫村阎氏始迁祖阎德刚父子创建。几百年来,朝元观见证了历史的成王败寇以及阎氏家族的生息繁衍。它是整座村庄的信仰,整个家族的图腾。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卫村、阎氏、朝元观俨然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它们相互依托,相互成就,共同演绎了一部满载沧桑与荣耀的人间史话。

一、朝元观的创建经过

朝元观为全真教传道场所。全真教属道教,由金代初年陕西咸阳人王重阳创立。该道汲取儒、释诸家的部分思想,并与传统道学教义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教合一”的理论学说。在修行方法上,注重内丹修炼,以“修真养性”为正道。金元时期,该道玄风大振,学徒云集,曾经盛极一时。

崞州卫村朝元观,就是在全真教全盛的元朝初年建成的。创建者阎德刚,名瑛,号清溪,德刚为其字。原籍贵州,青年时期入金并随金兵北地抗蒙,因作战勇猛,授军职。金末归附蒙古,任太原路崞山军节度使。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公元1220),阎德刚率部连克多座金国城邑后,返回崞山军境内休整。官署驻地卫村里,白水环绕,景色怡人,于是萌生出终老此地的想法。平日里敛征衣,着便装,与各路道士谈经说道,乐此不疲。安邑道士梁思问,字辨疑,学识高深,为道场名士。当时正云游雁门间,被阎德刚以宾礼召来,拜为“炼师”。阎德刚专门划出居所旁之西园,拟改建道观,以作为梁思问传道之所。未料开工不久,阎德刚溘然而逝于府邸,道观才刚刚垒起墙壁。阎德刚之子阎镇,字国安,时任太原路总管兼领崞州都元帅。元太宗二年(公元1230),阎镇自外方归来,哀叹其父心愿未了而仙逝,便决意继承父志,续修庙观。土木工程从当年七月开始,于第二年六月竣工。建成后的道观,“像设有殿,禳祀有坛,讲授有堂,宾御有次”,其它配套设施诸如大门、走廊、车库、马厩等一应俱全。众人感念炼师梁思问曾入道于安邑朝元观,便合议新建道观仍名“朝元观”,以示不忘根本。

卫村朝元观的建成,开元代崞州全真教观宇创建之先河,为各路羽士提供了一处足以远俗的修炼场所。庙观内宫宇巍然,神清灵静,颇为外士仰慕。此外,更有一灵异景象,最为奇特。据传院内置有一块石碑,入夜光亮似月,灿然生辉。盖因碑面光洁,反月光所致。旧县志定为“崞县八景”之一,曰“朝元夜月”。

元定宗二年(公元1247)春二月,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回忻州老家省亲。道士梁思问闻讯后立即登门拜访,他向元好问叙述了朝元观的创建经过,并请其为之作记。元好问欣然应允,八百余字的《朝元观记》在其笔下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文章首先以记叙开头,简述了朝元观修建的来龙去脉。接着阐述了自己对道学思想的理解以及玄门教义对世俗的影响。篇尾更是不吝笔墨,对阎德刚“知物之不可太盛,知名之不可久处,知权之不可不畏,而退之不可不勇,故慷慨自拔于流俗”的思欲和勇气大加赞誉。梁思问得《朝元观记》后,遵崞州都元帅阎镇委托将文章刻碑上石,特邀长平进士孙天锡篆写碑额,阎府门人、知观事王修仁书丹。碑既成,梁思问将石立于朝元观内,以垂不朽。

二、卫村阎氏的辉煌时期

金末元初,阎德刚因官职始迁崞州卫村里,故卫村阎氏后裔奉其为一世祖。阎德刚先娶蒲察氏为妻,继娶李氏明善,生一子一女。初授太原路崞山军节度使,崞山军省置后,改任崞州都元帅,封龙虎卫上将军,御赐虎头金牌,加封世袭千户侯。卒后,葬朝元观西南百步外之西园地。其旧属部将李廷、姬鼎、郭秀等人倡议为其立祠堂(当地称“容庙”)于朝元观西壁,并塑像于堂内,以供后世祭祀。

阎德刚子阎镇,初袭父职任大蒙古国崞州都元帅兼崞州长官,后领兵归附太原路征西大将军幕府,因屡建奇功,为大将军赏识。大将军出师后,阎镇留守太原代理军务,任总管太原路诸军奥鲁兼领崞州都元帅,宣差明安悬带御前金牌,先斩后奏,便宜行事,加封世袭万户侯。阎镇文武兼备,素崇道学。在担任崞州长官期间,曾协助隐居州城的辽东人王朴创建崞州另一座道教庙宇——神清观,并邀云阳子柳志春为住持,使该观在占尽山水、宫宇之锦绣外,又平添几份孤峻道风。元代崞州道教之兴盛,州长阎镇功不可没。

阎镇元配夫人周氏,继配曹氏,生七子:长男居简,次男居实,三男居安,四男居一,五男居中,六男居庆,七男居常。长男居简宣差太原路征行千户,荫袭崞州长官,悬带御前金牌,先斩后奏,便宜行事。娶妻崞州大户皇甫氏,生子名宏宁。次男居实任总管太原路行征千户便宜行事兼崞州长官。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居简、居实仍封袭旧职,但其感恩蒙元旧主,坚不欲仕,遂隐于崞州西南乡卫村里。平日以故朝“遗老”自居,并告诫子孙不得仕明。自此以降,卫村阎氏鲜有为官者。

阎居简为卫村阎氏第三世,其与兄弟子侄辈回归卫村后,仍保留军籍,并掌管有前朝政府划拨的大量军屯田。据阎氏《营盘草厂册籍》载,明代卫村阎氏族人除耕种有本村大部分田土外,还领有村西白马崖、龙斗沟、安家河等处土地若干,屯瓦沟内滴水崖牧马草厂一处以及薛孤村东、西营盘地、草厂地各一处。其中仅薛孤村东、西营盘地就有二百多亩,至民国后期土改以前仍收租不绝。卫村东四里的阎庄村,相传也为阎氏家族的田庄,故以姓冠名之。进入明代以后,家族人丁兴旺,产业殷实,很快成为崞县西南乡首屈一指的富财巨族。

三、关于“卫村”村名的考证

“卫”在古代属驻兵之地,所以“卫村”村名的来历与军队的设置和驻防有很大关系。金代末年,雁门关外战事频发,金廷为增强关内防御能力,于代州周边地区增设一些带有军事性质的军政单位“军”,与当时的府、州、监一并为路以下同一级地方权力机构。如代州境内置震武军,坚州(今繁峙)境内置永定军,五台境内置清凉军,崞县境内置崞山军。阎德刚归附蒙古后,随蒙军破云、朔、代、忻等州,并出任蒙古政权接管下的崞山军节度。不久,成吉思汗改革所属领地内军政机构的设置,崞县升崞州,其境内崞山军撤销建制并入崞州。阎德刚转任崞州都元帅,为州一级军事长官。崞山军省置前,官署驻地就在卫村。这一点可从元好问《朝元观记》一文中“所居卫村里,白水出焉,侯(阎德刚)爱其景气古澹,有终焉所之志”这段文字叙述中得以推证。“所”在古代是一级军事组织,“一府设所,几府设卫”。这里的“所”即为阎德刚任职之所。阎德刚因官而来,在官署驻地卫村里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因喜欢此地“景气古澹”,便有了留下来占籍终老的想法。另外,元好问的这段文字叙述中,还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卫村”村名的叫法:卫村里。“卫村”是正式村名,“里”是古代县乡以下基层中最常见的行政区划,是一种地域单位名称,如乡、都、里、屯等。元好问的这段文字写于元定宗二年(公元1247),所以可断定最晚在元定宗二年,甚至可前溯到阎德刚于崞山军境内休整时期,“卫村”村名已有之(清光绪《续修崞县志》作“所居卫邸里”,实误。按原碑“村”作异体“邨”,而非“邸”)。

由于金末战乱不断,崞县境内地主豪强纷纷外逃,致大片土地荒芜。蒙古军接管政权后,将部分无主地收为官地。阎德刚率部返回崞山军境内休整后,部分老弱残兵随之留下来于官地上屯田。据《朝元观记》碑后文字载,元代时卫村里除阎氏一族外,还居住有赵、王、刘、俱、郭、朱、聂、茹、李、吕、安、张、康、斛等十几种姓氏居民。在崇尚聚族而居的古代民间,一个村落有如此多的姓氏杂居,实属罕见。唯有一种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那就是他们大都为屯田将士或其后代。在古代,居民户籍一般分为民籍、军籍、商籍、灶籍四种。军籍为从军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又称“卫籍”。军户子弟世袭为兵,未经准许不得脱离卫籍。因而,既为军队官署所在地又居住有众多拥有“卫籍”居民的村庄起名“卫村”,也就不难理解了。

阎氏家族自阎德刚始迁崞州卫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民国以前,除部分族人外迁串道、三吉、岱岳、大同、西口等地外,大部分仍留居卫村。现今,留居卫村者已传至三十多世,人口达一千多人。当年香火晨夕的朝元观,不幸于抗战初期毁于日寇的兵火,其迹今已荡然无存。然而,阎氏祖辈们创造的辉煌历史,却从未被岁月所湮灭。那些经年的往事,早已附着于朝元观故址旁偶尔残存的几块残砖败瓦上,默默地期待着世人来释读那片片斑驳的记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o.com/3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