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姓女孩名字和寓意?女孩万姓起什么名好?

如今年龄在50岁以下的人中,可能少有人知道邮城曾经有一个热闹的地方叫“小河西”和杨家坞。历史上,这个地方同高邮的水产经济关系极为密切,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小河西”在人们的视觉中悄悄地消失了,成为许多老邮城人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记忆。它的位置就在现今高邮二桥西引桥桥尾北端。

要说50多年前,它可不是这样的。那时,这里是运河西堤,有近百户人家居住,是旧时保甲制的一个保。与东堤上的通湖桥隔河相望。人们出行是靠运河摆渡船过河沿堤下民生路直至北城门口进城。

小河西东是京杭大运河,西临杨家坞,多数人家临水而居,从事取鱼、卖草、贩卖河鲜,过的是靠水吃水的日子。

高邮湖盛产鱼虾蟹,人们的生产活动也多数与此有关,所以居住和活动在这个渔港小街上的基本上是三种人:一是取鱼的,二是卖鱼的,三是开行做鱼货生意的。

这取鱼的就别说了,他们多是本地渔民,也有来自湖滨或高邮湖周边县市逐水取鱼为生的渔民。

卖鱼的实际上是如今菜场的水产品摊位。他们清晨从渔船上将鱼品一次性购入,上市场分类分级出售。

鱼行做鱼货生意实际上是组织水产品外销。当时水产品产量大,本地不能消化,先由鱼行购入,再经既定商路销出。开鱼行的本地人外地人都有。本地人有万姓、周姓、孙姓等七八家,大都起名万兴、万盛、兴隆,如孙家就叫“孙万兴鱼行”。外地人来至扬州或镇江的居多。他们在小河西租有固定场地,雇了账房先生和打杂的长工伙计,院内有正规的五斗账桌,桌上有文房四宝,蓝色封面的账本都印有直行红杠,还放有笺插、算盘、印泥等。院外有成捆的蒲包、竹篓,抬鱼的麻绳竹杠、扁担箩筐一应俱全。屋后有冰窖,旧时没有冷库,没有电,也没有冰箱冰柜,冷藏鱼货用冰块。这些冰块是头年冬天四九心里从河里撬上来,主家化钱收购后保存在土窖里的。土窖顶样像半圆形大棚或落地人字梁,上盖厚厚的稻草和泥,隔热断风,防止冰块溶化。

到了蟹市,还备有大缸、白铁皮,成筐成篓的湖蟹倒在缸内分级,剔去小蟹、弱蟹和肢残者,在缸边围上铁皮,铁皮滑,螃蟹爬不上来。

外销的螃蟹放入湿了水的蒲包,再放进竹篓,将蟹一层层压紧,以减少蟹的体能消耗,保持其活力,也不会多掉分量。螃蟹离水后短时间是不会死的,而后经轮船运至扬、镇、宁、沪。当时大运河开有申淮班、镇淮班的轮船,都途经高邮,交通很方便。如货多或有特殊需要,有时鱼行也会单独放船走活水,这活水船上的水与河中水相通,保证鱼虾在运输过程中的鲜活,这在当时公路交通不发达、又无增氧保鲜技术的情况下,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再说杨家坞。现在高邮二桥西引桥桥尾西南面的一片水域即是。它和北头的万家塘、南头的石工头都是停船的地方。但杨家坞和它们结构不同。万家塘和石工头呈“凹”字型,开口朝西,西风下,风浪长驱直入。而杨家坞呈躺着的“U”字型,开口在左边,成香蕉型的袋状。船从南边开口处入坞后,西边有堤,因此防风挡浪。

杨家坞的功能主要是泊船,每年鱼汛一到,各地赶来的渔船泊满船坞,有丝网船、快网船,张钓的、下篓的、放鱼鹰的,应有尽有。傍晚,每船一盏“马灯”(马灯是一种防风避雨的灯具,白铁皮焊成,燃煤油),跳动的渔火是船上做饭燃烧柴禾发出的,灯光、渔火倒映在水中,不断晃动,不停地跳跃,很快在水中连成一片。既有如梦如幻的神秘感,又洋溢着渔港的安闲与丰足。

船是要维修的,渔民的儿子大了要结婚了,父母亲也要造条新船给他另过。修船和造船心须在水边,而杨家坞中间有一滩地,可以造船、修船、油船(木船每隔几年都要上滩清理掉青苔和螺蛳等附着物,并用上好的桐油油漆一遍,油过的船清洁光亮,防腐耐用)。冬季是造船季节,这时外地的水作木匠来了,拉大锯剖木头的锯工来了,空气中散发着锯末和杉木的芳香,要经过一个冬天的忙碌,到春天发水时,造好的新船也就从滩上下水捕鱼了。

杨家坞还开有帮船,是开往湖西四乡和塔儿集、闵桥等地方的交通船。除风浪太大之外,正常天气每天都有班船定时发出,人来客往,商品交流,一片繁忙。

1956年大运河拓宽,新老运河同时存在,两河三岸隔断了小河西的交通,居民拆迁了,客商疏散了。那些作为“三产”的杂货店、草行、私塾、庵堂庙宇也都不复存在。那原先泊满渔船的杨家坞也闲置了,淤塞了,长满了荒草芦苇。要不是有人承包在塘里放了鱼苗,恐怕这儿早已干涸荒废了。

改革开放后,政府新建了“高邮二桥”,恢复了小河西与城区的交通。夜晚,这儿也亮起了船主自发电的灯光,还有在大船上开张的“水上餐厅”。但昔日小河西和杨家坞还静静地留在那里,期待着人们去开发利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o.com/3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