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史纪奇闻
编辑 |史纪奇闻

1882年,我国“计生教父”,出生在绍兴一个有钱人家中,在当时,有一位四处云游的大师来到这户人家就曾说过,这孩子可了不得!
这孩子的出生年月,乃至具体的时间,都和马有关系,如果名字上有马,未来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孩子的父亲得知这件事后,心里美滋滋的很是高兴,当场就给儿子取了一个带有马字的名字,名为:马寅初。
01
投江明志,反对经商

马棣生便是这孩子的父亲,那时他刚盖了一幢18间式砖瓦新房子,生意也是越做越大,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因此,马寅初出生在了一户好人家,一出生就备受宠爱,后来有了大师的批语后,马父更加看重他,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那时,马棣生做的是酿酒生意,并且做生意做的很成功,马氏酿酒业的发达,一度诞生了五马渡浦口之说。
当时,镇上如果有人问起谁家最富裕,肯定会有人脱口而出,马氏马棣生家。
于是,家大业大的马棣生,也想让儿子走上自己已经铺好的路,可是,马寅初偏偏要和自己的老爹对着干,父亲让他经商,他非要读书,当然了并不是说经商不好,而是这孩子压根就对经商这行不感兴趣。
有一次,马寅初父亲逼着他跟随自己外出经商,马寅初却雷打不动,始终不愿意经商,因为这件事情,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气急败坏的父亲把马寅初痛打了一顿。
因为反对经商,没少挨打的马寅初,丝毫不示弱,扯着嗓门大喊:“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做生意。”后来,马寅初被逼的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萌生了到黄泽江投江自杀的想法。
马寅初一不做二不休,真的跑到了黄泽江投江自杀,不过万幸的是,他被路过的一名船工救下,马寅初就这样活了下来。
在那以后,马寅初依然无意经商,一门心思钻到读书上,他的父亲有一个好朋友,名叫张江声,是上海纱厂出了名儿的大老板。
但是马寅初父亲的朋友张江声却觉得,马寅初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于是收他为义子,并且还资助一大笔钱给马寅初,让他去读教会学校。马寅初没有辜负义父的期望,一举考进天津北洋大学。
之后,马寅初被清政府派去美国留学,在当时,他就读于两所著名大学,一个是耶鲁大学,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并且一口气取得哲学、经济学双博士学位。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马寅初的博士论文受到极大的称赞,甚至被哥伦比亚大学列为教材。
02
性格硬气,霸道十足

马寅初不仅仅在学识上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性格秉性也是硬气十足,他敢说敢做的性格特点让人印象很深。
马寅初曾做过蒋介石的老师,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次蒋介石派人邀请马寅初参加宴会,结果被他直接拒绝.
他让人给蒋介石传话,哪里有老师前去拜见学生的道理,简直岂有此理!
还有一次,蒋介石派专人游说,让马寅初做中央银行行长,马老再次拒绝!
1947年,马寅初在北大小礼堂有一场演讲,进入会场之前,他发现有特务在跟踪他,但仍然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走进演讲现场。
进入会场后的马寅初,对于被跟踪这件事丝毫没有畏惧,在会场上所有听众的注视下,公开讲道,自己早就发现有特务在跟踪,此时此刻正用枪瞄着他的胸口,但他一点也不害怕!他反对国民党贪污,反对蒋介石独裁,他决不当立法委员!
一时间,场下响起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掌声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掌声叫好声混在一起,不绝于耳,响彻云霄。
03
书法优秀,备受称赞

除了马寅初鲜明直爽的性格特点外,他的书法也常常被人称赞,书法作品整洁、美观、大方,不仅的写的十分轻松自由,让人看了也赏心悦目非常舒服。
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中有很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马寅初的书法看上去波澜不惊、散淡平常,但又不落俗。
如果说对马寅初的书法作品比较陌生的话,他的人口理论可能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1953年,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每一年要新增1300万左右的人口,增加率为2%,看到这个数据后,马寅初陷入了沉思。
马寅初经过经过两年调查后,得出结论:当时中国人口每年增长率2.2%以上,部分地区达到3%,假如中国人口照着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50年后,中国将有26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到那时,百姓吃饭都可能成为问题。
于是,马寅初在1955年的一次全国会议上,首次提出控制人口的问题,但当时他的提议并没有得到采纳支持。
可较真的马寅初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在1957年最高国务会议上,马寅初关于控制人口的提议得到了肯定。
实践证明,马寅初的新人口理论在当时很有远见,他的理论在构造健康人口结构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04
平易近人

在人口问题上做出贡献的马寅初,还有一个听上去很亲切的口头禅,叫“兄弟我”,相信不少人听到“兄弟我”的时候,脑海中会出现“江湖”、“老大哥”的画面。
试想一下,走在大街上,遇到一个陌生人,然后那人拍着你的肩膀,对你说:“兄弟我见到你很开心呐”,此时你会作何反应,有没有觉得两人的距离瞬间拉近了许多。
我想,马寅初之所以喜欢说“兄弟我”,其中可能也有想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这样的目的。
1951年,马寅初出任北大校长,他曾在就职典礼上这样说:兄弟我很荣幸成为北大校长,兄弟我今天要提出三个挑战,第一,兄弟我要学俄文;第二,兄弟我要学骑马;第三,兄弟我要坚持冬天洗冷水澡。
正是这样喜欢说“兄弟我”的马寅初,在会上发完言之后,受到了北大师生的喜爱,很多人都觉得他平易近人又热情,很适合做好朋友。
“兄弟我”这个口头禅不仅出现在了北大校园里,同样也曾出现在日后的一次谈话中,当时,马寅初向毛主席提出支持自己工作的请求。
马寅初告诉主席,要自己这个兄弟把北大办成一流的学府,主席就得支持他的工作。
毛主席听到后,问他要怎样的支持,马寅初回答,只要主席人来就行。
05
热爱运动

喜欢说“兄弟我”的马寅初,平日里还特别喜欢锻炼身体,可以说,马寅初的身体不是一般的棒。
在马寅初一百年的人生历程当中,其中七十年的时间他都坚持冬天的时候洗冷水澡,协和医院曾经给他做过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
检查后发现,马寅初的身体内部各个器官都很健康,健康程度和30岁左右的壮年人没什么差别,而做体检时候的马寅初,在当时已经是76岁的高龄。
和马寅初做过校友的胡适曾在日记中记录:饭后经常和马寅初一块逛公园,发现他的身体不是一般的好,和他聊天中发现,他每晚都要洗一个热水澡。
除此之外,马寅初还喜欢游泳、爬山、思考问题等等,在北洋大学求学期间,他由于功课负担重,营养跟不上,导致身体一直都很虚弱、总是病怏怏的。
于是,到了耶鲁大学之后,马寅初下定决心要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恰逢当时,耶鲁大学有一项特别的规定,游泳将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
马寅初当时心里想,这是一个好机会,自己要抓住这个机会把游泳练好,经常游泳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肯定有好处。
于是,只要一有时间,马寅初就会往游泳馆跑,渐渐地,游泳技术越来越好了,身体也变的越来越健康了。
在那以后,马寅初将游泳当成了自己的爱好,出门办事的时候,无论多忙,他也会抽出一点时间,亲自到当地的游泳胜地去游上几圈。

除了游泳,他还非常喜欢爬山,1937年,他给远在杭州的老友金润泉写信,信中他告诉老友最近在坚持爬山,基本上每天都会爬一次庐山。
马老之所以能够长寿,与他长期坚持锻炼有关,即使因病坐在轮椅上,马老依旧坚持拄着拐杖走路锻炼,1956年,马老在一条腿瘫痪的情况下,仍坚持要下地走路。
有人劝说马老不要运动过度,应多多休息,但马老仍每天拄着拐杖走路,一走就是五六千步;有时候外边天寒地冻,没办法出去走路锻炼,马老就围着茶几走上几圈,即使双脚瘫痪,马老依然以他惊人的毅力,进行上身和上肢的锻炼,以此来增强自身体质。
06
热爱生活,乐观幽默

热爱运动的马老,同样对生活充满热爱,在经济学上颇有成就的马老,力求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把看似高深莫测的经济学讲明白。
有一次,马寅初在做演讲的时候,一位老大爷问他:何为经济学?他笑了笑,然后用书生住旅店的小故事,把什么是经济学讲的十分清楚。
做学问上,马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了什么是经济学;生活上,马老是一个很阳光乐观的人,即使面对他人的诽谤与指责,马老也不会大发雷霆,而是会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予以回应。
1958年,马寅初因为《新人口论》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那时,很多人都想相信“人多力量大”的观点,马寅初却站住来提议合理规划人口,一时间受到很多人泼冷水。
对于泼冷水这件事,马寅初坦然应对,用略带幽默的口吻说,自己最不害怕的就是冷水,因为自己平日里常洗冷水澡,洗了几十年冷水澡了,无论冬天夏天,都始终坚持洗冷水澡。因此,在向他泼冷水这件事上,他表示热烈欢迎。
马寅初接着又讲道,洗冷水澡给人带来的好处可就太多了,它不仅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还间接的帮助他养成了一个冷静的头脑,而冷静的头脑,很适宜做好科研工作。
作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中国人口的科学发展上,马寅初同样功不可没。
1982年,马寅初因病逝世,但在当今社会,马老伟大的身影,似乎依然可以随处可见,浙江的马寅初中学,天津的马寅初经济学院,还有马寅初人口基金活动会等等。
斯人已逝,但马老的精神依然散发着光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o.com/43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