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09年,一位13岁的少年站在了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大学的门口。
他并不是来参观或者说送家里的哥哥姐姐就读的,实际上,他是当年入学考试的第一名,神童——林庚白。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许多神童如方仲永过了青春年岁就变得泯然众人。
但林庚白不同,13岁入读北大只是他传奇一生中的“奇事”之一,在往后,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诗怪”的名号,以及更为人津津乐道的“神算子”的称号。
后来给自己算了一卦后果断抛妻,并成功把自己算死了。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林庚白都算准了哪些事?

林庚白4岁就能作诗,后来师从“江西诗派”的陈石遗,可以说在诗界早早就小有名声。但是当时正值动荡时期,各路军阀轮番上台,革命思潮也在暗中萌生。
林庚白少年得志,生性又狂傲,富有诗人的“激情”,怎么可能困于一室之内只作诗不管天下事?
当时北平革命思想如火如荼,更遑论在聚集许多思想家、革命家的北大。13岁的林庚白在此影响下,加入了京津同盟会,势要为中国革命贡献一份力量,大有“扫天下”之志。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建立。早早就投身革命的林庚白在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了众议院议员和非常国会秘书。
虽然在民国政府担有职务,但林庚白对豪侠的向往并不让他止步于在办公室处理文件。他创立了“黄花碧血社”,这个社团听起来颇有武侠小说的风味,实际上也确实颇有侠气。
林庚白领导黄花碧血社,暗杀阻挡革命步伐的前清孝子。当时民国暗杀盛行,也是因为该手段确实有效,可以通过暗杀敌方首脑,牵制敌对势力的步伐。

林庚白在政坛上名声鹊起,在诗坛上也如冉冉之星。在做着暗杀首领的同时,林庚白也不忘作诗,不断磨砺自己的技巧,以寻得突破。
一日,林庚白在友人家看见了柳亚子的诗作,素来狂傲的他竟然对柳亚子流露了赞许之情。不久,在同乡的引荐下,他结识了柳亚子,并以柳亚子为介绍人,加入了南社。
南社是当时上海名声大噪的文学社团,云集了许多诗人,颇具浪漫气息。林庚白在其中依旧不改自己的骄傲本色。

当时有人将林庚白比作活着的龚自珍,听到这个评价,林庚白却不高兴了。因为在他心中,连李杜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距离李杜还有千百里的龚自珍?
当时林庚白凭借自己的才气可以说在南社是如鱼得水,许多诗坛前辈都很赏识这位恃才傲物的年轻人。但有一位却不买他的账——那就是郑孝胥。
面对年轻的林庚白写出的诗作,郑孝胥给出了“喜子能诗通性命, 何妨取径近艰辛”的评语。

这个评语的意思是说林庚白能写诗,但是诗却写得浅薄。16岁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林庚白怎能听不懂这句评语后暗藏的讥讽。
于是,郑孝胥就成了林庚白的目标,立志要在诗坛上压过这位前辈。
1933年,林庚白创办了《长风》并直言:
“若近数年, 则尚论今古之诗, 当推余为第一, 杜甫第二, 孝胥不足道矣。”

这不仅是为了确立自己在诗坛上的地位,或许也是对当年那句评语的回击,更有可能暗藏着对郑孝胥背叛革命出任伪满洲国务院总理的不满。
不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诗人之间彼此瞧不上实乃常事。更有甚者,会忘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直接“大棒来喝”。这个人就是柳亚子。
一次,林庚白去柳亚子家中做客,两人在书房里正聊着。过一会,两人意见起了分歧,竟然吵了起来。

林庚白狂傲无比,出嘴不饶人,柳亚子一时说不过,竟直接抄起棒子向林庚白打去。
柳亚子是个近视眼,林庚白又胜在年轻,没能挨上几棒。柳亚子的夫人郑佩宜听见书房突然传来大喊大叫,于是急忙赶去劝住了两位诗人。
好在二人都是性情中人,平日里交谊深厚,也并不因此记仇,很快就和好了。

林庚白凭借他狂傲的作风,在南社诗坛上取得了“诗怪”的称号。但就像先前所写,林庚白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他在政治上也颇有远见。
1938年,林庚白写了一首七律,题为《寄延安毛泽东先生》,诗中有一句
“湖南人物能开国,况出山川百战余。”
可以说是明明白白写出了林庚白对毛泽东本人以及共产党的欣赏。“能开国”更是表明了他对共产党革命成功的信心。要知道在当时,他还在国民党政务担任职务。

不过,林庚白能早早写下“湖南人物能开国”,未必与他另一个称号无关。要知道,比起“诗怪”,林庚白更为人知晓的称呼是——神算子。
这个神算子,算的可不是数学,而是命理。林庚白被称为“诗怪”,不仅是因为他写的诗突破了同光体的藩篱,也因为他的行为比起其他文人更显“怪异”。
因机缘巧合,林庚白偶然接触了命理学说,于是彻底着迷,“弃诗从算”。

如果林庚白只是醉心于此,那恐怕也不会被人称作“神算子”,相反,他在算命上的天赋竟似比作诗还要高,所算出来的事情,屡屡应验。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逆历史之潮流。当时许多清朝余孽,封建孝子各个弹冠相庆,更有不明事理的准备重新留起辫子。作为革命者的林庚白听到消息,只是嗤之以鼻。
有朋友来访,谈及袁世凯复辟的事,叹息中国革命之难,林庚白却并不因此低沉,笑着对朋友说:
“项城(袁世凯字)寿命将终,那些弹冠相庆者,徒以冰山为泰山,殊不知皎日既出,岂不尽失所恃么?”
这句话意思是袁世凯很快就要寿终了,那些以为能够靠复辟翻身的人很快就会失去依靠,惶惶如丧家之犬。

朋友听了,以为林庚白作为曾经的暗杀首领是有什么小道消息,连连追问。林庚白笑着说:
“项城命中,厥禄太多,禄可比之于食,肠胃有限,而所进过量,不能消化,积滞日久,必致胀死。”
禄,指福气,也指俸禄。林庚白意思是袁世凯所享受的福气太多,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容纳,很快就要无禄可受了。
朋友听了林庚白的解释不以为然,只当是这位“诗怪”又一次口出怪言。再加上了解到林庚白近日沉迷命理学说,更是认为这只是林庚白的无稽之谈。

林庚白看出了朋友不相信他,向来高傲的他立马写了文章,准备将他对袁世凯死期将至刊登见报。
当时袁世凯正如日中天,朋友自然不肯让林庚白一时趁性,结果失了性命,连忙劝阻。
林庚白也知道在此时公开预言袁世凯死期,必然没有好果子吃。于是把文章按下不表,只等预言验证的那天作为一个见证。

1916年6月6日,这正是林庚白预言的袁世凯的死期,而正是在这天,袁世凯因为尿毒症不治身亡,当真验证了袁世凯的预言。
袁世凯一死,那些攀附在他身边的豺狼也“树倒猢狲散”,而林庚白预言袁世凯死期的事,也传遍了名流界。这一算,坐实了林庚白神算子的称号!
虽说在当时的中国上流社会,西方科学吹起的西风已经成了大势,但权贵之人多多少少有些信命。
于是,林庚白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了。林庚白每日要接待的人太多,又不是三头六臂,所以他广而告之,找他算命是要收“润例”的。

每算一次命,就要收一百金,按当时的物价换算,这一百金可以买五百公斤的大米了。
如此高价,也没有阻拦住那些权贵的步伐。一日,梅思平找上门来。梅思平,何许人也?他在汪精卫的伪国民党中央担任要职,众所周知他是汪精卫的走狗。
想当年林庚白参加的京津同盟会还是由汪精卫组织的,想来林庚白也不会太过为难给出不好的判词。
梅思平没想到的是,林庚白却是实打实的革命党,并没有给梅思平好脸色。梅思平来算命,林庚白照常给他排了八字。

算好后,林庚白对梅思平微微一笑,梅思平满以为会是个好结果。然而,却听林庚白说:“按你给的八字排,你的命恰好和某某法官一样。”
梅思平听了脸色大变,原来林庚白提及的法官,在上海贪污受贿,结果被曝光了,一时间声名扫地,如过街老鼠。
梅思平虽然生气,但也不好拿林庚白怎么样,毕竟一来林庚白名气大,二来是他自己要来算命的,怎么能因为算的结果不如意而怪罪?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梅思平作为大汉奸被捕,于1946年被枪决,果然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
至于汪精卫,这个汉奸头子,被林庚白骂道:“一旦过了60岁便难逃大厄。”果不其然,汪精卫死于1944年,当时61岁。
随着神算子的名号盖过诗狂的名号,林庚白也越来越痴迷于命理学说,转而荒废了诗文,专靠给人算命为生。

在他的屋子里,各种命理学著作取代了诗词歌赋,甚至连床头,放的也是命理学相关的书籍。随后林庚白写下了《人鉴》,在里面预言各种名人大事。
给人算命多了,又少有落空,林庚白难免会好奇自己的命如何。外加林庚白素来目下无尘,也不会在意“算者不能自算”的行规,给自己了八字。
林庚白算出自己命里会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妻子,顿时大喜。他觉得当时的妻子许今心,不足以配上他这个诗怪外加神算子。

现在又有命理指明道路,于是果断地和许今心离婚,打算另觅一位容貌才学都能与自己匹配的妻子。
自此,林庚白开始了求爱之旅,先后追求过许多名媛,据说其中还包括林徽因和柳亚子的女儿柳无垢。
可惜林庚白在诗坛如鱼得水,在名流社会也因为神算子的称呼广受追捧,却一直没有哪一未婚女子接受他的求爱。

但是林庚白并不放弃,他坚信自己算出的结果一定会应验。在40岁,终于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同意林庚白的求爱,她就是林徽因的堂妹——小了林庚白20岁的诗人林北丽。
林北丽对林庚白仰慕不已,两人很快就步入婚姻,于是,林庚白给自己算的命应验了。
但是算命既会算出好结果,也会算出坏结果。林庚白给自己算命时算出了在1941年他有一大劫,而且在劫难逃,还是死于非命,必定见血。
1941年,正是抗战的艰难时期,国民党撤退到重庆,林庚白作为国民党政府的成员之一,自然也跟着避入蜀地。

重庆每日都有日军的飞机轰炸,每次日军飞机过后,街上都哀鸿遍野。外加国民党政府软弱无能,抵抗日军乏力,林庚白看着这番景象,心情可以说是十分低落。
之前算出的1941年必遭大难的结果也时时在他脑海里浮现,他感到越来越不安。
林庚白苦寻破解之法,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如果南下还有一线生机。林庚白当即携家带口渡往香港。

顺利抵达香港后,林庚白舒了一口气,香港既无飞机轰炸,也无战争爆发。安心在香港度过8天后,谁料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与欧美各国彻底撕破脸皮。
林庚白一家还没享受几天宁静日子,日军就已经进占香港,且大肆搜捕名人政要。
林庚白得到消息后,试图再次潜回内地,但是试了好几次都失败了。不得已,林庚白带着妻子去朋友家暂避风头,此时,林庚白内心已是惶惶不安。

在出门时,林庚白特意乔装打扮成香港本地人的样子,企图蒙混过关。谨慎的林庚白决定从后门出去,没想到一出门就遇上了5个日本宪兵。
宪兵见到人就问:“林委员在哪?”林庚白顿时一惊,但好在他穿着土气,宪兵料不到他就是林庚白本人,于是打量了一下他就让他过去。
站在远处的林北丽满以为这次劫难化解了,于是走进来搀扶丈夫。可是这时,林庚白早已双腿发软,小腿颤抖。

林北丽搀扶着他从上坡口走向下坡口,突然,那几个宪兵回过头,再次注意到了林庚白不自然的步伐。
几声枪响,林庚白和林北丽倒在了血泊中。林庚白背部中弹,林北丽所幸是右臂中弹。
路人将他们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林庚白就已经气绝了,正好应了“1941年,有大厄,必见血”的预言。
林庚白一生传奇,从诗怪一直到神算子,都是一个不安于平庸的人,恐怕这种人本身就无法平静地死,只是可惜死亡来得太快。

算命者不自算,林庚白命丧香港,未尝不是他太执着于命理,最后反而应了预言的结果?再说“天机不宜泄露”,或许也是林庚白过于恃才傲物,预言了太多,所以不得以久存于世吧。
但是不管如何,林庚白作为一个革命者和诗人的光芒是不能掩盖的。他一生致力于践行革命,也为民国诗坛做出了贡献。
最后命丧香港,何尝不是因为他不肯屈节于日本,做一条汉奸走狗,才导致被日本宪兵射杀呢。
往事成烟,风流云散,但是林庚白作为文人的气节,作为神算的算尽天机,依旧在民国历史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o.com/4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