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家乡古城重建,如今的四关今非昔比,风景如画,却各有千秋,每一片湖景区 ,都有它的点睛之笔。

作为从西关迁出的老居民,自然对这里的花草水鸟情有独钟。尤其是古城西北角的假山风景区,苍翠之下,是我们学校的旧址。所以闲暇时光,我和先生经常沿着假山悠然漫步,品味它的四季更迭,风景变幻。

?冬日里的一个午后,天色薄阴,北风里夹着入骨的寒瑟,和先生行至假山的北坡,猛然看见一巨石,端立于沿山势倾斜而下的水道底部,即山脚下,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小水池里。山石峻秀,形状独特,像是出身名门的贵石。处于好奇 ,我和先生走近细观,岩体青灰,纹络自然流畅,巨石的正面刻有四个苍绿大字,字体正楷,遒劲洒脱,有水之灵气,亦有石的风骨!仔细辨认,才知道是“层岫出水”!

再举头望向山顶,想象它有朝一日林深草密,一条飞瀑似银链自山顶蜿蜒而泻,泉水叮咚,水流如歌,至这里汇成浅浅的一弯碧水 ,而这一巨石,浴水而立 ,骨骼清奇,映着背后的假山,那意境果然是诗词里的深远。

? 今日午后,一个人沿着土城墙上的柏林小道徒步,每次都是走至旧址的青年路,就折返回程。
没走多远,看见坑坑洼洼的青石板路的一旁,建有一座供游人歇息的长型亭子,高大的柏树掩映,做旧的赭红色,风吹雨淋,真的有了些许的沧桑之感,转身的刹那,忽然发现亭檐上亦有四个鎏金大字“层岫出水”,不禁朝远处假山的方向看了看。

拥有同样的名字,是为了呼应还是别有用意?

归途,一个岫字竟扯出诸多情愫。初识此字尚是青涩岁月,年少初读《红楼梦》,书里有一个叫邢岫烟的女子,是邢夫人的侄女。彼时并不知岫字的正确读音,而聪慧多思的同桌好友春,是一个资深的红楼迷,她不讲宝黛爱情,也不说红楼一梦,从她口中我知道了岫烟的端庄文雅,小红的城府和心机,香菱的好学苦命,蒋玉涵的重情重义,还有鸳鸯的贞烈……《红楼梦》里小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课余闲暇她总能侃侃而谈,现在想来,小小年纪的她竟然能品味得那么深刻而准确,不能不说这是她异于常人的文学天赋。

? 再后来,有段时间,痴迷戏曲,每日地咿咿呀呀,偶然想起越剧《宝黛初见》的唱段,每一次唱到”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便是心头一软。一个“轻云出岫”,把林黛玉淡雅脱俗的气质,窈窕轻盈的身姿形容得入木三分,恍若清清素素的林黛玉正双眉微蹙,楚楚可人地娉婷而来。做女子如此,实乃人间尤物,俗世仙骨。

翻阅词典,细细品味岫字的妙处,发现它有很多的雅称,像层岫、雪岫、香岫、云岫、霞岫、烟岫……这些词汇,因一个岫字便有了千丘万壑的峻逸壮阔,也多了一种动静相宜的美学意像。
“夕阴起层岫,清景半虹霓。”
古意里的岫字诗词,篇幅不多,而每一首都写出了峰峦叠翠的气势,又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的一种生活态度。
唐朝诗人李贺有诗句,“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说的是重叠的山峦连绵起伏,看似条条盘曲的卧龙。
? 宋人王安国的“云随草树萦层岫,江浸楼台点万灯。”则描绘了一副山水人间图,云和草木一样萦绕着远处的重山峻岭,而江映楼台,万家灯火已通明。
南朝梁的文学家吴均在他的散文《与顾章书》里写道:“幽岫含云,深溪叠翠。”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
千百年来,中国有很多山水画家,寄情山水,至宋代而达巅峰,宋朝的大画家们以“岫”字为题,画出了多幅千古名画,像北宋画家李成的《茂林远岫图》,夏圭的《烟岫林居图》,高克明的《松岫渔村图》等等,每幅画都画风古朴,意境幽远,笔法浓淡有章,留白自然深邃。
?欣赏古画,想起数年前的金秋十月,先生驱车千里,带公婆回江南祖籍探亲。那是一个地道的“层岫出水”的小山村,青山叠翠,秀水澹澹。真正的水绕群山,山映碧水,为了区分杭州的千岛湖 ,故而名曰“仙岛湖”。
每日晨昏,层山碧水之间,烟云萦绕,清明润泽,宛如仙境一般,和家人泛舟其中,真切地体会到“层岫出水”的现实美意,那种视觉的冲击力,是直抵灵魂的。从此北国女子有了一份挥之不去的牵念,梦中,她有了一座开满鲜花的美宅,面朝绿水,背倚青山。层岫出水,是她手中一杯清茶的起起落落,是她雨中撑起一把油纸伞的幽幽淡淡。
? 如今家乡巨变,一个不曾有山的中原小城,也有了高低起伏的假山,山假人心诚,古城人用自己的付出和深情,换来小城的沧桑巨变,期待古城早日如“层岫出水”,完美蜕变,引八方来客,招四海宾朋,愿我们的千年古城,名满天下,美丽而富足。
作者简介

花开的声音,原名刘静,英语教师,业余文学爱好者,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欢用稚拙的笔书写对生活的感悟。
诵者简介

如果,黑龙江人定居沈阳,心素如简,人淡如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o.com/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