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闵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和现状_

作者:杜 靖
信息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 要】直系宗族是一种父系群体,其中所有男性都声称来自一个共同祖先。而旁系宗族虽也是一个父系团体,但它并不是直系宗族。旁系宗族不是追认一个共同的父系起点,而是优先考虑兄弟间的旁系关系价值。

一个完整的旁系宗族内部可以包含若干等位的次级直系宗族,次级直系宗族间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旁系宗族既不是上位宗族也不是联宗。旁系宗族的提出冲击了现有人类学和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里的世系群或继嗣群概念。

【关键词】旁系宗族;直系宗族;上位宗族;联宗

一 引言

根据世系关系,中国汉人宗族大致可以分成直系宗族和旁系宗族两类。直系宗族优先建立在父子轴联关系基础上,待纵向的父子关系确立以后,再按照兄弟旁系关系加以横向展开。

而旁系宗族优先建立于兄弟关系基础上,待兄弟关系确立以后,其各自支派再按照垂直的父子轴联关系向纵深延展,同时又内嵌平行的兄弟关系继续横向外扩。

现有的中国宗族研究,多把宗族看作可以追溯至某位共同男性祖先的父系世系集团[1]41-42,建立在垂直的父子关系上,是父子关系轴联而下的结果。虽然有些学者曾指出,旁系原理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导致宗族规模扩展的主要原因,但“源于一宗”的观点[2]81-95仍然优先考虑了“父子关系”。

“旁系宗族”并不是要系在一个共同顶点(focalancestor)上,而是有若干顶点,即追溯至平等的诸兄弟,诸兄弟是顶点,顶点不是诸兄弟之父。过往的汉人宗族研究多着眼于直系宗族,没有人把旁系宗族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

而旁系宗族却在中国大量存在,多出现于兄弟移民情景之中。本文想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旁系宗族”的运作特点。

闵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闵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和现状_

分布在江苏沛县的闵氏族人主要聚居在两个村落里,一个是北闵堤口(堤口是沿湖堤岸名称),一个是南闵堤口,南北两地相距35公里(北堤口到沛县城23公里,南堤口到沛县城15公里)。这里的“堤”,即微山湖西岸大堤,当地人称为“太行大堤”,俗名又称“湖堰子”。

从一个一般的地理称谓变成被一个姓氏命名,这意味着闵氏宗族在当地具有相当的势力和影响。

他们自称孔子弟子先贤闵子骞的后裔,以“留城一支”自居,堂号为“孝友堂”。这是由兄弟俩所建立的宗族,系谱脉络十分清晰。

一方面,从总体上来说,他们是一个陈其南意义上的系谱宗族[3-6],但也有些共同的功能性意义;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各自独立,各自宗族要素非常完备,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世系群”或林耀华意义上的“乡村宗族”[7-8]进行运作。

二 宗族的建立与分支别派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留城宗子、邑庠生闵毓梅写过一篇有关该支人口的《姓氏源流》。其文曰:

……闵损,字子骞,乃鲁闵公七世孙也。为孔门高第,德行著名,世称大贤。生子法于汶上,传十八世裔孙贡,字仲叔。汉灵帝时,为河南太守,两千石,救汉灵帝于河上,抱陈留王于北邙。后董卓擅权,去官不仕,隐居太原,不以口腹之物累邑令(贡,性嗜猪肝。太原令使屠宰日送猪肝一叶。贡问其故。乃叹曰:“吾岂以口腹之物累吾邑令乎?”)①,遂投劾而去,迁于沛。

自是留城始有闵氏。居二世,曹操兖州太守,征贡子闵浩,不至,徙广陵。后宗子勋如魏都(系闵子二十七世孙,梁武帝天监四年初,立孔子庙,诏先圣先贤后裔策射通明者,即除为吏,旌子骞孝)。勋裔孙闵景奉敕寓真定,流裔于后。

元、贞二公,系闵子五十八世孙也。景泰二年,诏圣贤子孙复业免役。元偕弟复业宿州,奉祠闵子墓,既而迁沛。元贸易成家,置产业于千秋乡河堌村。贞以诗书为业,家于城。弘治年间,由邑庠生而成岁贡,隐居不仕,教授圣徒,举德行。元

葬于沛之西三十里,贞葬于沛治西南咬子头外,其族东泉西泉,顺治八年,迁于清墩村,与元宗分派,别为南北二支,传十余世,是为今谱。[9]78-79

这段资料及其中的注释材料,可以告诉我们如下几点信息:

第一,沛地有闵姓人口居住是在东汉末年。闵贡自汉末来沛地发展至两代,就又移民去了他处(广陵)。再之后,贡之裔孙又移居到魏之都城,最后去了今日河北真定一带。

但如今这一世系群的祖先闵元、闵贞兄弟俩是自明朝景泰年间从外地移民去了安徽宿州,并奉祠守墓,没过多久以后来到沛地。至于这兄弟俩最初从哪里迁来,身在乾隆年间的闵毓梅不清楚。

因而基本上可以断定,现在这支世系群是否与闵贡有关,不得而知。也许正是这种原因,族人为了谨慎起见,才不把闵贡视作沛地的开基祖,而是将闵元、闵贞作为开基始祖。

第二,闵元、闵贞兄弟俩来沛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段内,其后裔都是作为一个统一的宗族行动的,直到清代顺治八年始根据世系和地缘上的分居因素而分支别派。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元、贞的子孙各自建立了一个村落宗族或地缘与血缘叠合的世系群。不过他们的修谱活动等却又在一起进行,没有分谱,因而又应该看作一个完整的乡村宗族。

第三,这段资料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族群对族源的自我追溯和认同,因而并不具备现代考据学意义上的严格逻辑。这一点只要认真推敲他们对从闵子十八世孙闵贡到闵子二十七世孙闵勋,再到后来者闵景的追溯中可以验证。

不过,从族谱和相关碑刻资料来判断,南北闵堤口闵氏宗族把闵子五十八世孙闵元、闵贞作为本地一世祖,且从闵子五十八世孙闵元、闵贞到现在最小辈分族人,其间世系是真实可信的。因而,本文分析江苏沛县闵氏宗族的世系顶点定在五十八世上。

第四,闵氏来到沛地以后,在沛地内部又有一些迁徙现象。乾隆年间闵毓梅认为,闵元、闵贞兄弟俩当年是直接从安徽宿州迁来的。

但是,2012年暑期我前往南北闵堤口调查时,当地族人却告诉了我一个更为细腻的情节。他们说:“祖上最初从安徽宿州闵子祠村迁到山东聊城,从聊城再迁居于沛地。当时来了两弟兄,老大留在了北闵堤口,老二去了南闵堤口。这兄弟俩当年是因为贸易来沛创基立业的。”

这个口述记忆表明,是先从安徽宿州去了聊城,然后再由聊城迁居于此。姑存此二说,因为无法进行更详细的考辨。

将闵毓梅的《姓氏源流》与当下族人的口述资料结合起来考察,笔者推测:最初兄长闵元以贸易兴家,并供弟弟闵贞专心举业。

耕读结合或商贸举业结合的家业发展模式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内部,比如林耀华所描述的福建金翼之家。[10]商贸和读书成为闵氏南北分支间相区别的一个符码。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考察两个分支间的各自文化表述问题。

三 北闵堤口的文化表征

北闵堤口,目前有980余人,以闵姓为主,胡姓有80人,赵姓和李姓合起来有十几口人,这样,闵姓接近900人。过去有些族人从北闵堤口外迁出去了,主要迁往附近朱寨镇华祖庙村,那里有百余口人。他们当年是投奔亲戚而去的。

余外,有一户闵姓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过国民党军队,后来经商成为财主,人民公社时期因受不了批斗和阶级歧视,举家西迁兰州;另有一户因生活困难,于1958年移民东北。加起来,北闵堤口世系群有1000余人。

清末民初也有一支人口从滕州闵楼迁来,原因是逃荒。目前该村闵氏族人最高辈分为“继”字辈,最低辈分为“德”字辈,凡九世。

北闵堤口主要通过分支祖先墓地和远祖闵子骞的祠堂来表征自己。北闵堤口闵子祠西是一片杨树林,他们称之为“祖林”。北闵堤口祖林中有三墓,中间一座略高大,墓主——闵元——被该支闵氏族人视作开基祖,而两边的坟墓是他的两个儿子。

墓在祠堂西北,相距40米。中间坟墓前新立一块石碑,而旧碑在其下。族人告诉我,旧碑在地下约6米处。他们曾经用探铲触到,但苦于资金不足,结果就没有动手挖掘。不过,旧碑的碑文过去被保留在族谱中了,最近一次修墓时将其刻写在新墓碑上。

其名为“沛邑闵公墓志”:

粤自我皇明洪武太祖开辟之时,洪荒世界,民方安堵。即有都民闵元者,始创基业耒耜于沛治之西三十里千秋乡太行堤北而居之,遗泽不斩,子孙绵延,迨今七世矣。

余而不论,递相传之。至若闵元者,谨厚君子人也。诗礼传家,农桑事业。闾阎景仰,咸有声焉。公又生子,讳曰举者,亦老成君子人也。襟怀磊落,赋性仁慈,廉以养心,义以守己,礼以彰身,和以睦众,仁声传于四方,贤名达于邑野,且蠲金输粟,乐行善事,于是,沛邑功德有龙泉寺正阳佛之塑、玄都观改作之修、飞云桥从建之义。其他善行,汇集亦多多矣,不能枚举。

吾闻之也,有厚德者必有厚报。公之善行若此,宜享大耋之年。于是,我邑侯祝公嘉其善行,隆其齿德,乃荣之以官爵,可谓盛矣!一时功行果满,公乃于万历庚辰岁谢我人间事,从游于帝乡,道体坐化,捐馆异常,四方云集,争厥快睹,莫不惊骇而叹美。仁人长者之报,则于我公而试之矣。

遂为赞曰:“伟哉贤士,隐逸之流。广居乐善,其心休休。清风高节,造化优悠。昂昂志气,不屈公侯。今公二子,曰暹曰通者,均伟人也。追慕祖先之厚泽,思报劬劳之痛苦。重修墓志,修理元茔。以彰祖考之功德。俾万代以不坠焉云尔。”

岁万历二十九年辛丑仲春之吉 北直隶知宁津县事王嘉宾撰[9]77

这块碑刻告诉我们:

第一,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时,该分支从开基祖闵元计算已经繁衍了七世人口;

第二,碑文提到了从开基祖闵元、儿子闵举到孙子闵暹和闵通三世,但突出了闵举的功德;

第三,由第三世闵暹和闵通请附近宁津县知县撰写墓志,而该知县与他们是同乡。

其次,通过闵子祠来彰显自己的文化存在。

南北闵堤口历史各有一个祠堂,不过他们的祠堂并不是供奉各分支开基祖以下至高祖以上的远祖神主,而是供奉闵子骞。实际上是关于闵子的两处先贤祠。问之族人为何要建两处闵子祠时,他们声称是为了祭拜方便,因两地相距35公里。

北闵堤口闵子祠建于何时?目前族内说法不一。1988年五修族谱时,《附祖茔碑祠出处》云:“我族自元贞二公起,分支为太行堤南北两堤口。两村为修谱立祠之费均备有公地八亩、三十亩,年生息,积少成多,后均建祠。”[9]90这里并没有交代清楚具体建于何年。

闵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闵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和现状_

2009年六修族谱时,闵氏族人闵繁金所作《重修祠堂记》云:“闵氏祠堂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0一年)。”[9]900闵繁金“万历二十九年一说”因误读北直隶知宁津县事王嘉宾所撰《沛邑闵公墓志》而来。

到村内实地调查,其他村民告余:“19世纪80年代,北闵堤口建立了闵子祠。1926年、1953年、1990年、2010年分别予以了重修。族里最初拿出2亩公地修建祠堂,祠堂院落内外植以松柏

1920年代修祠的具体情形,族中老人不大清楚。1950年代修祠的经费出自祖林中的树木,当时把老林①树木卖了获得的建祠经费。最近两次修祠费用主要靠族人捐助和村级政权帮助才得以完成。”但从下文所引乾隆年间谱序看,当时闵人就想修祠。

北闵堤口现今之闵子祠是从村南迁过来的,而且历史上改作不同的用途。具体有资料可说明:闵子祠是本村闵氏族人为俸祭先祖闵子骞而立,始建于村南。清末时期,迁至现址。

当年祠堂为老式瓦房,鱼鳞瓦罩顶,麒麟兽镇脊,古色古香,颇为典雅。祠内原塑有先祖泥像,香案配套,匾额高悬,庄重肃穆。每逢传统节日,全村族众聚集祠内上香祭拜,传承孝悌遗风,垂示后人。

解放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因形势所致,各类祭祀活动均视为封建残余而淡化终止。祠堂原址也随之改建学堂,设立了闵堤口初级小学。其间改为学校办公室的祠堂老屋,因破旧而推倒,后在原地基重建。但族人传统的祭拜、族规依然如故,从未间断。

公元二○○○年,在小学停办多年后,族人为规范传统的祭祀活动,又自发捐资重新修缮,布置家祠挂像,设案,加固房舍,并将先祖生平典故绘制成字画条幅,张挂于祠内,以供后人拜读自勉。

公元二○○九年农历二月,族人再次自发捐资,满怀对先祖景仰之情。随心而出,量力而行,筑墙建院,三修闵祠,以尽对先祖之尊。[9]99

按照文人的汉语书写原则,这份“修祠纪事”虽然存在许多逻辑表述问题,但大致为我们勾勒出“北一祠”的情形及历史沿革。又,通过口述访谈发现,该祠堂在1944年抗战时期,还被用于国民党地方政府的办公场所,因为当时沛、滕国民党县政府搬迁到该闵子祠里。后来又扩建了9间茅草屋,将沛县中学也迁到这里。1968年学校才迁走。

从“修祠纪事”可以看出,虽然闵子祠“多灾多难”,经历坎坷,但族人也为它的“古色古香”所骄傲,因而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族群的象征性表达。

四 南闵堤口的文化表征

南闵堤口村目前有1165人,90%为闵姓人口,比北闵堤口规模略大一些。南闵堤口族人主要通过分支祖先茔地闵子祠和帝国政府所颁发的“闵氏优免”碑来标榜自我。

南闵堤口的开基祖是闵子第五十八世孙闵贞。公元2010年10月,南闵堤口族人为他竖了一块碑。碑文曰:

祖茔碑复立略记

闵子五十八世孙贞公,字德芳,明乡进士,亦曰明经。明景泰二年,诏圣贤子孙复业免役。贞公从兄元公复业宿州,奉祠闵子墓。既而迁沛,距今五百六十余载。

贞公馆于沛城,以诗书为业。弘治年间,由邑庠而成岁贡,隐居不仕,教授圣徒,桃李天下,功德名标沛志,后葬于此。即是吾南闵堤口迁沛一世祖茔也。

据载,此处原有苍松翠柏环绕,茔碑肃立,宗祠仿古构建,甚是肃穆。为吾族人大典奉祀之重地,后因黄泛冲击,宗祠及祖茔碑皆沉积于地下。昔日风采尽失,实为我族人之不幸也。

此后,历代列祖均有重建宗祠、复立祖茔碑之念。曾倾力治公地30余亩,均未果,终为憾事也。

今有吾族中长者及热心族众,动议复立祖茔事宜,族人皆欣然乐从,复立祖茔碑,旨在缅怀先祖,绍明祖德,传承儒家思想文化,弘扬闵氏孝友之风。当思木本之源,不忘其根所在也。谨此以慰先祖在天之灵。

十六世即闵子七十三世孙庆凯书丹

铁笔孟庆福刻石

从族谱中的世系表看,南闵堤口的闵氏族人都是闵贞公的后代。闵贞是一位读书人,且在明清两朝都有功名。因为拥有一位读书祖先,言谈中南闵堤口族人流露出骄傲的情绪。他们常常拿北闵堤口作比,说北闵堤口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么一位有学问的读书人。

闵贞的碑清楚地交代,南闵堤口在历史上也曾有过闵子祠。族谱上叫作“南一祠”:“北一祠原在村南,后迁于村中。瓦房三间,现为学校。南一祠因战乱已不复存在。”[9]90“北一祠”与“南一祠”的叫法也折射出两村族人的分立意识和各自表述意识。可惜,“宗祠”后因黄水泛滥而冲毁,后世南闵堤口再无闵子祠。

南闵堤口如今有一块“闵氏优免”碑。其碑文如下:

署江南徐州沛县正堂为遵例移情优免事□贵院移开案照

嘉庆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日,□敝族奉祠生呈请查照旧例,移垦优免杂泛差徭,当因与例相符,刷□移会在案。兹复。据该生等禀称,切生等呈请移垦县主恩免杂泛差徭一案,因未奉明示,于四月廿日赵县禀恳家批,准照例优免。

捧读全批,感戴□慨,理合禀明宗主,知照等情,据此查该生等杂泛差徭承蒙贵县恩赐蠲除,不惟该生等奕世感德,既敝院亦深铭□,相应移请,准免缘由备文,示覆备案永志。鸿慈培栽。

为此恳祈贵县,请烦照赐覆施行。等因到县。准此。

查敝县现在并无应办差徭,无从派给嗣后。如有杂泛差徭,即将贵族应摊差徭一概照例优免。兹准前因,拟合备文移覆。为此合移贵院,请烦查照施行,□至移覆者。本县邑侯曹公讳约。

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闵广源率族:闵兴洛、闵兴南、闵传珍(奉祠生)、闵传松 (奉祠生)、闵克相(奉祠生)、生员□□□、 □□□、□□□。

大清嘉庆二十一年岁次丙子夏五月十七日

这块碑刻文字虽然有些地方不能释读,但大致可以看出当年沛县闵氏宗族如何获得优免杂泛差徭的。

也就是说,在他们申请优免之前,已有先例,根据先例呈文申请。呈送的地方有县衙和翰林院,经过批复,族人即可获得优免权,当然,中间还要有大宗参与。

族人对此非常重视,往往通过立碑形式以垂后世,同时还可以作为一个证据以防未来地方官吏再次向他们征税。

深入调查发现,这块“闵氏优免”碑不仅可以“福佑”南闵堤口闵氏族人,同时北闵堤口闵氏族人据此也可以“优免杂泛差徭”,显然其为南北闵堤口全族所拥有。

那么,为什么这优免碑不放在北闵堤口,而立在南闵堤口呢?南闵堤口一名老年族人告诉笔者:“听祖上说,当时我们村没有家庙了,被大水冲走了,而北闵堤口有庙,考虑到平衡,碑就立在我们村了。”

“闵氏优免”碑似乎体现了兄弟间的均等性原则。

调查中并没有发现两兄弟和两兄弟后裔各自建立的宗族历史上发生过利益争夺现象。但上文的考察表明,他们注重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的竞争,各自突出自己的文化符号。

五 两个分支世系群的合作

南、北闵堤口闵氏族人的合作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合作争取帝国给予“优免杂泛差徭”待遇;二是合作修纂族谱。“优免杂泛差徭”的事情上文已经做了考察,这里着重分析合作修谱问题。

南、北闵堤口闵氏族人历史上从来就是共拥、共修一份族谱。

闵氏第一次修谱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春天。他们把修谱看作是“恪守遗绪,绍明祖德”的孝举。在顺序上,先编修北闵堤口的世系,次整理南闵堤口世系,最后合二为一。

具体见当时《新编族谱序》(这里“新编”二字相对于当时大宗谱系而言):

昔孔子之论孝也,先之以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故凡为人后者,恪守遗绪,绍明祖德,皆孝道之所存也。而修谱立祠,世保勿替,此尤孝道之大焉者也。

余留城闵氏一族,忝系先大贤闵子之苗裔,奈家世清贫不能表扬前烈,其抱恨者非一世也。余于弱冠时,即怀此志,因抱病十余载,未果。后舌耕于四方,而向念遂成子虚。丙午春,适有族弟号明善者,与余胞弟照普商及修林建祠之说。约与族众,咸为称善,欣然乐从。遂将膳林地数亩佃人耕种,籽粒生息,二人管业颇有积储。

又于己丑岁,有讳照远者,系余堂弟,于课徒之暇,编辑谱稿,挟之至家,向余一视之。向念不觉复萌,乃叹曰“善哉!修谱立祠,此仁人孝子之所用心也。汝三人者,尤其不失吾先人孝友之宗风乎!”兹于癸巳年新正月,照远、明善二人复集次支谱。日夜编次,谱成瞩余订定并序。

余虽不敏,能不落笔从事哉?想吾闵氏一族,其来沛者自闵贡始,传数世去广陵,徙真定,其自真定而复业于沛者自闵元闵贞兄弟二人始,名标沛志,代有伟人,历历可考,兹不暇悉述,第述其三人修谱立祠之始末,实有当于先大贤以孝弟传家之至义焉。

今谱稿粗成,凡我族众各执一册,姓氏源流、大小宗派,各燦然不混,用传不休,是余之初愿,而成于汝三人者。至于祠林之修建,终有望于汝三人矣!夫是为序。

岁乾隆三十八年春王正月吉旦

十世裔孙邑庠生毓梅沐手敬撰[9]80

这段谱序也交代了当时有族产数亩,且将其出租后所得收入以修谱。从第一次修谱的另一份谱序(由同乡异姓撰写)中可知,当时由第十世裔孙们主修。第一次修谱由长支发起,发起者是管理族产和族中读书的人。他们建立了一个修谱组织,有“编修”1人、“集成”1人、“校正”1人、“董事”1人。[9]107

留城闵氏族谱(第一修)分“宗图”和“列谱”两卷。“宗图以谱世系,列谱以谱事迹”。在顺序上,先北闵堤口世系图(长支),后南闵堤口世系图(次支)。[9]84

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十月二次修谱,由闵元十一世孙闵文采主修。此时族中已设立奉祠生(闵子六十八代孙闵传玢),并由奉祠生作谱序。[9]83除主要负责人外,当时还有“缮写”(十二世裔孙继商、继贤,南北闵堤口各一人)。[9]107

闵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闵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和现状_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暮春三修族谱。第三次修谱距离第二次修谱40年,40年间遭遇过洪水泛滥,到修谱时又遭“捻匪”之乱,部分族人逃亡,加之人口的自然增长,且旧谱只剩下一部,故需要重修族谱。

修谱时众人输资,南北闵堤口成立“公局”,历时三月乃成。[9]84-85三修时“公局”内设“总修”1人、“采访”2人、“缮写”2人、“董事”2人、“督成”2人、“画师”1人。[9]107-108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四修族谱。这次修谱仍旧是南北两世系群合作完成:

去岁之秋,南堤口七十一世族叔昭云公、昭栋公,北堤口昭海公,相会而言曰:“我闵氏新编自同治年间增修,迄今已六十余载,长此以往,如再不修,后裔繁衍,支派将溷,安可不终四次之修以贻后世乎?”

今岁一月间,遂召集族众开会,公议按地亩人丁以出资,无不欣然首肯。时伊任职县政府,遂承命总其成,爰设公局于县政府内。伊于公余之暇,为之编集,复择族中之热心公益者,分任其事。阅数月而谱稿蒇事,秋间誊清付印,两月余而竣,凡我闵氏分而存之。[9]86

第四次修谱的总编纂人是闵子七十二世裔孙前清邑庠生闵宪伊,四修谱序亦由其撰写。第四次修谱时还请时任沛县县长于炳勋撰《闵氏族谱序》。第四次修谱的组织设“总修”1人、“采访”4人、“董事”4人、“画师”1人。[9]108

1988年南北闵堤口闵氏族人第五次修谱。仍旧两个世系群合作:

……今岁正月,由北闵堤口七十二世族叔宪木公、宪志公、宪华公征得昭君公、宪昌公、庆香公几位年高德劭的老年人的支持,召集族众而谋曰:“从四次修谱至今五十八年,长时已往。如不再修,后裔繁衍,支派将溷。若不完成五次之修,贻于后世,下代子孙虽有能者亦困难重重。五修族谱,刻不容缓。”

众皆同。北堤口七十三世族兄庆斋公当即慷慨出资伍拾元,先解纸笔之急需,南堤口族弟庆昌公任教于徐州中学,亦来函祝贺,捐款伍拾元。公之义举,足见我氏孝友之风之光大。效二公之义举者,我族尚多,恕不详述。

后复来南堤口申达北堤口族众修谱之志,南堤口族众以族兄庆德公、庆行公为首,无不赞同。多年之志今将实现,修谱之期指日可待。具体议定:设公局于北堤口,按人丁出资。为促新谱早竣,按门支,择其热公益者司表人口登记入册,秋后综合编集印刷。数月间谱竣,凡我闵氏欣然请谱而去,分而存之。[9]88-89

五修族谱设“总修”1人、“采访”5人、“缮写”3人、“校对”2人、“董事”4人。[9]108-109

2010年南北闵堤口合起来进行了第六次修谱:

……公元二零一零年仲春,北闵堤口宪华公、繁信公、庆山公、繁沛公、繁利公驱车南闵堤口,动议六修族谱事宜。在场族众庆芳公、庆凯公、庆腾公、庆贺公、庆华公、庆亭公、繁洪公、繁何公等(这些均南闵堤口族人),无不欣然乐从。

……次日,南北闵堤口二派族中代表赴沛,在宪昌公寓所共议六修族谱事宜,并组建了六修族谱工作委员会。……桐月十九日公局设于古沛宏星宾馆,编纂续修正式启动。[9]91-92六修族谱时,设“总修”2人(南北闵堤口各一名)、“编委”11人、“董事”1人、“顾问”2人。

从历史上情形看,两族合起来并没有共同财产,修谱大多靠摊派或临时认捐。因而,南北闵堤口两个支系合起来的宗族实际上是一个陈其南意义上的“系谱宗族”。六 总结与讨论

根据上面的考察可以看出:

1.南闵堤口、北闵堤口各是一个实体性宗族,因为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祠堂、族产、可追认的始祖与世系。他们各自标举文化象征,以明确自己身份和认同,体现出竞争精神。在对照发展过程中,他们又维持着某些平衡。

2.但南闵堤口、北闵堤口历来又一个堂号和共拥、共修一份族谱。这个通过系谱合起来的宗族,一没有共同族产,二不共拥一个联宗祠堂,虽然有一些共同活动,但基本上可以断定为一个“系谱宗族”,而不是实体性宗族。据此而言,他们又有合作精神。他们自称是这个系谱宗族的一支或一派,世系关系清晰,横向的房份位置明确。

3.从历届修谱来看,始终是长房长支主动发起并组织的。尽管作为长房长支的北闵堤口世系不能决定南闵堤口世系内部的族务,但在全族修谱这件事情上又体现出大、小宗相区分的象征性权限,体现出作为一个宗族组织的世系法则。

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在研究中国宗族时曾设计了三个概念,分别是“地域世系群”(locallineage)、分散性世系群(dispersed lineage)和上位世系群(high-order lineage)。

弗里德曼说,由居住在一个聚落内或稳定的聚落群内的父系成员所构成的自律性集团是地域化世系群;当宗族超越一个聚落体或聚落群,并在外部加以扩展时,就形成了分散性世系群和上位世系群。

分散性世系群和上位世系群的区别在于:前者指一个地域世系群中的一部分成员分散居住到聚落之外,后者指若干个地域世系群根据系谱关系组成联合体(the ancestors of these lin-eage are all descended agnatically from a common an-cestor,the whole unit in turn being focused on an an-cestral hall or other piece of property)。[11]20-22在此,弗里德曼把“上位世系群”视作中国宗族的一个具体存在形态或发展阶段。

钱杭首先根据弗里德曼对上位世系群“产生过程的描述”判断,认为该概念对应着中国学者所说的“联宗”或“联宗组织”,并承认这一分析架构所具有的学术价值(比如,发现了各联合单位之间并不存在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等),但他又从中国经验(中国人在历史上的联宗实践)出发,对弗里德曼的上位世系群概念进行了批判。

拿“同姓宗族间的联宗”来说,钱杭认为,“上位世系群主要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分析联宗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结论”,“‘上位世系群’的意义也只是提供了一套分析联宗问题的理论框架,本身并不能与现实中某种类型的宗族实体发生简单的对应关系”[12]65-68。

钱杭给出的关于“同姓联宗”(这里指有明确宗族世系关系的一类)的基本界定是:

(1)联宗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各地村中独立的宗族组织;

(2)各宗族原有的权力关系、祭祀关系、财产关系、继承关系,并不因参与联宗而有明显的改变,即联宗无权干预和控制各内部的事务;

(3)形成的联盟在功能和结构上也远远超越了各宗族原有的范围;

(4)其功能性特征在其开始阶段主要是对宗族历史的重建,以后则有所扩展,利用联宗的成果,在科举、商业、水利等方面实现同姓间的相互合作;

(5)对共同世系的拥有,已不构成联宗的主要特征,而对共同世系的“两可”,则成了联宗组织区别于传统宗族组织的关键;[12]21很大程度上,联宗的共同世系(直系与旁系)是“拟制的”,即包含着非常明显的人为构造部分(至少部分地存在拟制性)。

因而,联宗所结成的,实际上就不能视为一个真实的宗族实体,而只是一个同姓地缘联盟;[12]46-340(6)联宗的外在特征有联宗谱、联宗祠[12]133。

上位世系群所形成的宗族间关系,超越了各宗族本身的世系关系可以包含的和有效追溯的范围。据此条可以判断,沛县南北闵堤口所形成的宗族集团不属于上位世系群,因为两村落宗族“有效追溯的范围”并没有往前挪动,始终将“闵元、闵贞”作为自己的开基祖。

弗里德曼认为,上位世系群不再是具有共同利害和行为关系的一个永续性集团。[11]21即它仅仅是个名义上的宗族,而不是实体性宗族。[12]340据这一条推断,沛县闵氏“留城一支”也不符合上位世系群概念,因为南北闵堤口闵氏宗族仍有一定的“共同利害和行为关系”,如共同努力获取优免税役权,而且他们也还是一个“永续性集团”,系谱关系始终是稳定的。

根据钱杭的意见,联宗的单位是建立在宗族基础上,即联合各村落宗族而成为“联宗”,联宗的结果不会导致原有宗族的消失。

江苏沛县南北闵堤口闵氏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意义的宗族不会消失,但它作为整体的“系谱宗族”并不是通过“联合”或“联宗”而成,它奠基于兄弟间的分家或分居,以及由此基础上的后世分支与分派,是通过自然发育(既相“裂变”又相“包容”)而成的。

联宗之“联”是一种人为的建构[12]220,而不是依据系谱体系理念自然发育而出的,很大程度上世系是拟制的。这里的地缘性原则也没有取代旁系原则。 兄弟们建立的联合家庭是家庭的一个类别。同理,旁系宗族也是宗族的一种类别。

在历史上,为了谋生,兄弟结伴移民的情景多有发生,旁系宗族往往植根于这种历史背景中,故移民兄弟们的后裔不需要将世系追认至移民兄弟之父。

建立在兄弟关系基础上的中国旁系宗族也许会存在四种方式:

第一种,整体上是一个系谱宗族,在系谱架构下,又实践成若干个地位平等的实体性宗族;

第二种,整体上是一个系谱宗族,在系谱架构下又实践成若干个地位平等的次级系谱宗族,而非实体性次级宗族;

第三种,整体上是一个实体性宗族,在其下面又实践成若干个地位平等的实体性宗族;

第四种,整体上是一个实体性宗族,在其下面又实践成若干个地位平等的系谱宗族。本文仅仅研究了其中的一类。

把世系群理解为“出自同一祖先”的后嗣所构成的群体[13]111,即一伙人系在某一个顶点上的(focal ancestor)的界定[1],已为国际人类学界所普遍接受。当世系群理论进入中国研究领域时,国际汉学家、人类学家和本土学者在理解汉人宗族时亦未加反思,移植或接受了“共同顶点”学说。

本文提出可以系在多个顶点上的看法是对这一主流话语的一次挑战。其是否合适,抑或“搅局”?请各位专家予以批评。

参考文献:

[1]Freedman M.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rn China[M].London:Athlone,1958.

[2]钱杭.宗族的世系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陈其南.房与传统中国家族制度[J].汉学研究.1985,3(1):127-184.

[4]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湾和中国社会研究的基础理念[M].中国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29-213.

[5]陈其南.汉人宗族制度的研究——傅立曼宗族理论的批判[J].考古人类学刊,1991(47):51-77.

[6]陈其南.汉人宗族形态的人类学研究[M]∥陈其南.传统制度与社会意识的结构——历史与人类学的探索.中国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36-166.

[7]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

[8]林耀华.从人类学的观点考察中国宗族乡村[M]∥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张海洋,王晔,整理.原载《社会学界》1936年第9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348-349.

[9]江苏沛县闵堤口孝友堂.闵氏族谱(六修新编)[Z].江苏沛县,2009.

[10]Lin Yueh-hua.The Golden Wing: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Familism[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7:1-229.

[11]Maurice Freedman.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and Kwangtung[M]∥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Mono-graphs on Social Anthropology:No.33.London:Athlone, 1966.

[12]钱杭.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3]芮逸夫.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十册《人类学》[M].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mingo.com/9099.html